金礦的采選:開采金礦床的類型主要分兩大類:一類為脈金礦,礦床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區,由內力地質作用形成,脈金礦又稱山金礦、內生金礦;另一類為砂金礦,由山金礦露出地面后,經過長期風化剝蝕,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過風、流水等的搬運作用,在流水的分選作用下聚集起來,沉積在河濱、湖濱、海岸而形成沖積型、洪積型或海濱型砂金礦床。有的山金礦風化剝蝕后,碎屑產物在原地堆積,則形成殘積型砂金礦床;如果沿斜坡堆積,則形成坡積型砂金礦床。砂金礦床又稱外生金礦,其成礦時代可以在古生代、中生代、第三紀、第四紀或現代。此外,還有一種伴生金礦,其含金量低,常常在有色金屬礦井過程中加以回收,并進行綜合利用。
重選
重力選礦是按礦物密度差分選礦石的方法,在當代選礦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采用的主要設備有溜槽、搖床、跳汰機和短錐旋流器等。
金礦選礦設備之浮選
我國80%的選金廠采用浮選法選金,產出的精礦多送往有色冶煉廠處理。由于氰化法提金的日益發展和企業為提高經濟效益,減少精礦運輸損失,產品結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多采取就地處理(當然也由于選冶之間的矛盾和計價等問題,迫使礦山就地自行處理)促使浮選工藝有較大發展,在選金生產中占有相當的重要地位。已發現98種金礦物和含金礦物,常見的只有47種,工業直接利用的礦物僅10多種。我國有近38種含金礦物質,金礦的含金量一般比較少.
重選和浮選是金礦中常用的選礦方法,我國絕大部分金礦均采用以上方法提取金,在選礦技術及選礦設備上都有了很大的改進。
根據礦物中金的結構狀態和含金量,可將金礦床礦物分為金礦物、含金礦物和載金礦物三大類。所謂金的獨立礦物,系指以金礦物和含金礦物形式產出的金,它是自然界中金好重要的賦存形式,也是工業開發利用的主要對象。
主流的選金工藝,一般都通過破碎機破碎,再進球磨機粉碎,然后通過重選、浮選工藝,提取出來精礦和尾礦,再通過化學方法,好后經過冶煉,其產品好終成為成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