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春作(新華社發)
在江蘇省淮安市,鐵路民警幫助旅客申請電子身份證。
趙啟瑞攝(人民圖片)
開車上路,打開手機就能展示電子駕照;在外住酒店,用電子身份證就能辦理入住手續;企業的辦事員不必帶著公章、紙質材料到處跑,線上上傳文件就加蓋了電子印章……電子證照的推廣正在為人們生活、工作帶來更多便利。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政務數據共享,進一步壓減各類證明事項,擴大“跨省通辦”范圍,基本實現電子證照互通互認,便利企業跨區域經營,加快解決群眾關切事項的異地辦理問題。
多場景大顯身手
隨著“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入推進,各地各部門政務服務不斷優化,積極推進電子證照的應用,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例如,重慶市政府APP的“渝快辦”專欄,為市民提供多項電子證照服務。房主想出租房子,可以便捷地使用“渝快辦”上的電子不動產權證書作為資料核驗憑證,而不必出示不動產權證書原件。
安徽省居民可通過政務服務APP“皖事通”,在“我的電子卡包”中查看自己的電子證照,包括身份證、駕駛證、結婚證、不動產權證書等。去年,安徽省蕪湖市還為市區新上牌電動自行車辦理了電子行駛證。據蕪湖市數據資源管理部門統計,蕪湖市人均電子證照已達8.69張,電子印章備案5601個,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進一步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實現更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進一步助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作出部署。
《意見》提出要擴大電子證照應用領域。在個人電子證照應用領域,加快推進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卡等10類個人常用證照電子化應用,覆蓋婚姻登記、生育登記、戶籍遷移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場景;在企業電子證照應用領域,推動營業執照、生產經營許可證、檢測認證等電子證照的應用;在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中,圍繞合同訂立、人員招聘、交通出行、文化和旅游等場景積極推動。
便民利企見實效
推動電子證照全國互通互認,是《意見》提出的另一項重要工作。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文龍認為,電子證照互通互認能夠節省行政成本,可為企業營造更好更優的營商環境,為老百姓提供更便捷的政務服務,為全社會提供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
目前,一些地區已開展區域性電子證照互認。2020年9月,上海、江蘇、浙江、安徽聯合印發《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確定電子證照互信互認試點類型清單、發布電子證照應用場景清單、構建電子證照跨地區異議處理機制等,并制定了《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共享技術規范》等規范性文件,實現30類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其中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律師執業證等高頻電子證照可在特定監管執法、社會化領域中應用。
今年2月,四川、重慶兩省市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了《川渝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清單(第一批)》, 提出居民身份證、機動車駕駛證、居住證、結(離)婚證、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34項電子證照將實現川渝互認共享。
各地取得的成果不少,但也有專家指出,從全國層面看,電子證照還存在標準規范不健全、互通互認機制不完善、共享服務體系不完備等問題。為此,《意見》提出,健全電子證照應用協同推進機制;加強電子證照應用跨地區、跨部門工作協同,推動解決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進電子證照標準化規范化,建立健全電子證照應用的業務、數據、技術、管理等標準體系。
切實筑牢安全防線
目前,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江蘇“不見面審批(服務)”改革、上?!耙痪W通辦”改革等發展模式,有效解決了群眾和企業辦事難、辦事慢等問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主任王益民說,中國網上政務服務發展已由以信息服務為主的單向服務階段,開始邁向以跨區域、跨部門、跨層級一體化政務服務為特征的整體服務階段。
《意見》提出的工作目標是,2022年底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電子證照共享服務體系基本建立,電子證照制發機制建立健全,企業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與實體證照同步制發和應用,在全國范圍內標準統一、互通互認;電子證照在政務服務領域廣泛應用,社會化應用取得積極進展,“減證便民”取得明顯成效。
要實現這一目標,保障電子證照使用的安全性是基礎和前提。韓文龍認為,推動電子證照互通互認政策落地,必須注重數據安全問題,防止隱私泄露、數據泄露和社會風險事件的發生,從技術、制度和國家安全等層面做好數據的安全保障工作。
專家認為,要堅持安全可控原則,加強電子證照簽發、存儲、使用等全過程安全規范管理,嚴格保護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安全,切實筑牢電子證照應用安全防線。記者 李 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