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5個部門起草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印發。《規劃》提出,到2025年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
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20%,制造業機器人密度實現翻番。
“我國已經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0年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246臺/萬人,是全球平均水平的近2倍。”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十三五”期間,
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技術和產品實現突破。從規模上看,2020年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首次突破1000億元;
“十三五”期間年均復合增長率約15%,其中工業機器人產量從7.2萬套增長到21.2萬套,年均增長31%。從技術和產品上看,精密減速器、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智能控制器、智能一體化關節等關鍵技術和部件加快突破、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整機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豐富,產品質量日益優化。
“十三五”期間,我國機器人應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工業機器人應用領域已經覆蓋汽車、電子、冶金、輕工、石化、醫藥等52個行業大類、143個行業中類,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在倉儲物流、
教育娛樂、清潔服務、安防巡檢、醫療康復等領域實現了規模應用。“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創新有序推進,
整機研發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應變能力和協同發展能力持續提升。”王衛明說。
針對我國機器人產業技術積累不足、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缺乏等問題,《規劃》提出了提高產業創新能力、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增加高端產品供給、拓展應用深度廣度、優化產業組織結構等5項任務,以及“機器人關鍵基礎提升行動”“機器人創新產品發展行動”“‘機器人+’應用行動”等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