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工信部聯合科技部、自然資源部發布《“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是史上首次將原材料工業整合起來編制規劃。
原材料工業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也包括新材料產業。原材料工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
據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陳克龍介紹,我國是材料產業體系門類最齊全的國家,產品種類豐富,鋼材、鋁材、光伏玻璃等材料自給率超過98%。
“十三五”時期原材料產業研發投入強度由2015年的0.76%提高到2020年的0.9%左右。
重點企業主體裝備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了170余家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6家國家新材料重點平臺。
為明確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方向,《規劃》提出了未來5年的總體發展方向和15年遠景目標,即到2025年,原材料工業保障和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明顯增強;
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業中比重基本穩定;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占原材料工業比重明顯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的產業發展格局。
到2035年,成為世界重要原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應用高地,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世界領先。
《規劃》同時提出供給高端化水平不斷提高、結構合理化水平持續改善、發展綠色化水平大幅提升、產業數字化轉型效應凸顯、體系安全化基礎更加扎實等五項具體目標。
具體如突破一批重點戰略領域關鍵基礎材料,重點行業研發投入強度達到1.5%以上,掌握一批產業關鍵核心技術;
形成5至10家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鏈領航企業,在原材料領域形成5個以上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重點行業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強度、總量實現雙下降;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級及以上企業達到20%以上,關鍵工序數控化率70%以上,建設100個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0家以上工業互聯網平臺;重點行業關鍵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高,產業鏈斷點堵點顯著減少,等等。
“原材料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也是溫室氣體排放的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轉型任務緊迫、艱巨。”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馮猛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的產能置換政策,嚴控新增產能,不斷鞏固去產能成果。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戰略資源,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常國武表示,“十四五”期間,工信部將適度有序投放稀土探礦權和采礦權,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儲量家底。
優化稀土總量控制指標管理機制,科學調控開采、冶煉分離規模。
陳克龍表示,“十四五”期間要開展稀土礦綠色高效開采、綠色高效選冶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稀土行業的融合應用,提升工藝控制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近年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蓬勃發展,產值年復合增長率超過了20%,先進儲能材料、光伏材料、超硬材料、新型顯示材料等百余種材料產量居世界首位。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新材料處處長謝彬介紹,“十四五”時期將進一步強化創新平臺載體支撐,優化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重點領域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新材料重點平臺,建立產業共性技術研究平臺、新材料數據中心,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加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進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圍繞礦山工藝、組織均勻性控制工藝裝備、智能制造等方面關鍵技術開展研究攻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