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了就是完成了?
一天上班后,我讓小王給上級部門送一個材料。
一個小時過去了,沒有回復。
兩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回復,直到中午我在樓道里看見了他。
我問他材料送到了嗎,他說送到了,我問他怎么送的,他說我要他找的那個人不在,他就委托辦公室的人轉交了。
我一聽,腦海里馬上浮出了三個字:靠不住。
此后,我不會輕易委托他去辦重要的事了。
這么小的事,不回復就是“靠不住”了嗎?
我想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別人交代我諸如此類的小事,我一般是不回復的。
在我的意識里,認為做了就行了,還要回復嗎?
而且也沒有人因為我沒回復而質問我。
好多年以后,還是后來我委托別人辦事的時候,才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原來那時很難得到他人的重托,跟我不主動回復有很大關系呢。
2.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
所謂事畢回復,說的是該回復就要及時回復。
我們經常有一些應急的任務,比如一個干部臨時受命趕赴目的地,到了嗎?有什么情況?
如泥牛入海,一去不回,一直到要返京了才想起回復。
他自以為沒有必要及時回復,卻不知我們很期望得到他的消息。
如果我追問,實際上就是批評他了,這個分寸不好把握。
實際上,工作中,往往不能等任務全部完成了再回復,階段性的進展也要及時報告。
一方面要讓領導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
有人說,回復不回復,要看領導的好惡,有的領導就不喜歡回復。
我問怎么回事,原來領導讓他去找另一個部門的領導,他回復說要找的人不在,被領導訓斥“不要回復,找見再說”。找人沒找到,這算回復嗎?
還有人可能會說,有些事畢不回復的人,可能他的能力很強,只是不拘小節、不屑小事罷了。
可是,小事都靠不住,大事還敢托付嗎?
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
3.大事看能力,小事看品格
讓你放心的人,但凡遇到重要的事,你一定就會想起他來
因為不用擔心,你委托的事他一定會放在心上,盡心盡力,隨時回復,絕不讓你焦急等待。
對這樣的同事和朋友,你也會以禮相待,并以同樣的重視對待對方托付的事。這就是共事雙方的默契。
事畢不回復,就像任務完成了99%,只有這1% 沒落實,雖然就差這么一丁點,事情卻還是沒有做到位。
有人問,不同的領導可能要求不一樣,怎么把握這個尺度呢?
我想這和領導沒有關系,而是職責范圍內應該做的。
該回復就回復,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做出回復。
等到上級催問了,說明你的回復已經不及時了,再次催問就已經表示對你不放心了。
現在的通信手段如此發達,以至于常常到了回復不過來的程度。
但在工作上,只要是和你崗位職責有關的事,都要及時回復。
設想一下,你給你的同事發了一個信息,如果對方沒有回復,你是什么感覺?
同樣道理,他給你發的你不回,是你不想,還是不屑?
這不是無所謂的問題。
無論是誰,除非你確有原因,都應給予回復,這是一個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的問題。
事畢回復,說來簡單,做好不易。送信送材料只是表面上的事,根子上還是職業品格的問題,這和承諾與誠信有關。
大家都知道《把信送給加西亞》的故事吧。
在19 世紀美西戰爭中,美國總統有一封書信急需送到古巴盟軍將領加西亞手中。可是加西亞正在叢林作戰,沒人知道他在什么地方。
一位叫羅文的美國陸軍中尉挺身而出,不講任何條件,歷盡艱險,徒步三周后,身臨危機四伏的國家,把信交給了加西亞。
羅文送的是一封信嗎?
不全是。
他送的還是一個戰士的忠誠和信譽,體現了羅文自我犧牲、臨危受命的品格,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這正是這個故事在全世界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4.是否靠譜,就看這三點
一個人靠不靠譜,其實就看這三點:“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有些人就是這樣,他跟你說“好”,你不會覺得他是在敷衍你。
我回憶起當年一位我特別喜歡且令人尊敬的老師。
他教的班級很多,但是他記得每一個人的名字。無論我什么時候跟他討教問題,即使當時他忙不過來,但不管多久也總能記得回答我。
給他發郵件,永遠在12小時內答復,或者他會自動留言:“不好意思,我在xxxx,你的郵件我將在x月x日答復”。 他回郵件的時間永遠是約定那天的上午。
5.你有沒有靠譜的基因?
相信每個人聊天時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聊著聊著對方突然不說話了。
如果對方隔了一段時間回復你第一句話就是交待他剛剛因為什么事情沒回信息。這種人實在不多了。
事事有回音,遇到這種人,都會讓人的好感大增。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表妹發了張聊天截圖,這是她跟老公的聊天記錄,也沒有什么特別的內容,晚上挺晚了,表妹發信息想讓應酬的老公回來時帶一份小龍蝦做宵夜,她老公看到后回復:好的。
接著他老公發來一張手機屏保的截圖,顯示電量已經百分之五。
又說到:等下打不通別著急,我應該馬上就可以回家了,跟你說一下。
凡事有交代,一個很小的舉動,但卻避免了不必要的誤會,也讓女生的心中感到溫暖。
看來靠譜的人,真的是時時刻刻都能流露出靠譜的基因。
6.再熟悉的人,也要及時回復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習慣,每次出遠門都會給家里人報個平安
有一次出去旅游,要坐很長時間的火車,家里十分擔心路途的安全,一直催問。結果到了目的地,玩得太多興奮,把報平安這事兒拋到腦后。
等想起時,撥通電話想解釋一下,卻先挨了母親的一頓批評。
可能當時你不能理解為什么要多此一舉,覺得不耐煩,完全不放心上。但現在想想,家人需要的是你詳細的匯報嗎?只是一句簡單的“平安”,就是他們最想要的答案了。
只有關心你的人,才在意你的回復。學會不讓人擔心,也是一種教養。
別冷漠了這種關心,小事不小,回復的不是一件事,而是家人對你的愛。及時,這份關愛才不會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