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消費品、平臺,還是企業,總在滿口私域。私域,早已被炒成當紅辣子雞。為什么要做?怎么做?
以下,是我對于私域9條冷靜的思考,也許對于你有所啟發。
1、私域的本質:用戶思維,是服務和創造價值
先看三種思維方式:用戶思維,流量思維,產品思維。
在私域,用戶思維>產品思維+流量思維。私域對象是人,人是有情緒,有喜怒哀樂。把你的用戶當成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冰冷的流量。
先看服務意識,做私域沒有花里胡哨的技巧,只需要用心去服務好你的新老顧客。
想讓她主動復購,就讓她離不開你,除了產品好用抱著交朋友的心態增加用戶的替換成本;
想讓她自發想起,就得幫她養成上癮的習慣,一切對用戶好的行為都值得推崇,大到品牌活動從對方角度思考,小到用戶溝通過程中一個“您”去代替“你”。
細節,服務決定了品牌最終的生命力。
再看創造價值,用戶為什么要留在你的私域?
不單純是因為價格便宜,有優惠券。還有其他的延展,拿母嬰來說,私域育嬰顧問除了賣產品之外,能給予媽咪在喂養上心得交流,給媽媽解決育兒過程中未經歷過事情的焦慮心態支招,幫他們在選用品過程中避坑等。
2、私域的規模:是系統工程,多要素鏈接
什么叫系統?
任何一個系統至少包括三個構成要件:要素、要素之間的連接、功能或目標。
私域也一樣,從公域流量的捕魚,到私域流量池的養魚,到怎么養更多的魚?怎么辦保證魚塘生態平衡?怎么擴大魚塘?每一個環節都是系統的一個環節,是私域的一部分。
很多人、品牌和企業都在嘗試做私域,更多的是停留在點和線,怎么升級到面,這個每個人做私域之前需要想明白的事。
通過工具觸達老用戶,漏斗到自己的用戶池,只是其他很單一的一個點。用戶來了之后,通過哪些運營行為持續不斷的創造價值?站在全局看用戶,不是單點刺激、甚至收割用戶。
說到系統規模,離不開私域四個模塊。組織力、商品力、運營力和產品力。
分別對應,養魚漁夫的價值觀,魚群的選擇、擴大魚塘和增加魚數量的協調性,承載魚塘硬件設施。每一模塊都是大工程,參與私域的運作小組在最初想得越透徹,在后期做運營都做的時候才能踐行的更到位。
系統的價值:是將各個單點、單線、單面串聯優化,擴大用戶的LTV是持續下去的源動力。
3、私域重要的原因:獲客成本貴,用戶觸達難
2021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活躍買家的獲客成本已經飆升到367元。而且隨著移動互聯的飽和,獲客成本繼續飆升。
2015年數據,隨著智能設備愈發普及,人類注意力下降,從12秒降至8秒,想讓用戶忠誠于品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隨著時間推移建立強關系的過程。
獲客貴?
為什么不用獲客的錢,補貼到對你們產品認可的老用戶上呢?老客對產品有一定認知,除了價格上補貼還能做差異化的產品。
正如瀟掌柜說,“不是私域不行了,是消費者在私域里要求變高了。不能把私域當作一個普通銷售渠道,而要挖掘私域用戶背后的需求。
根據需求反向豐富供應鏈。D2C更適合私域,即“Direct to Customer”,品牌方直接銷售商品給消費者。
觸達難?先得想清楚為什么要觸達。
如果只是從自己角度,為活動宣導活動、品牌宣導,那是對用戶打擾和傷害的行為,那種觸達是你需求,有沒有問過你的用戶想要嗎?
信息泛濫時代搶奪用戶注意力,觸達他們不是你有了個渠道就能對用戶呼風喚雨你得想明白了,做出的每一個運營動作是不對對用戶有利?有沒有對用戶打擾?
如果有傷害用戶的行為,立刻停止。比如消息轟炸,自以為的促銷折扣等等。
4、私域的概念:不是新鮮事,而是一種日常狀態
沒有互聯網的時代,人們都知道做好老客服務,想通過老帶新做好客情關系。
移動互聯網盛行,只不過互聯網將服務效率提高,將服務便捷性提高而已。服務的底層邏輯,做好客情關系一直存在。
20世紀90年代,你家門口小賣鋪就開始做私域流量,只不過沒有文縐縐給它概念化而已。
會做生意的老板,從細節和人心上去把私域做到極致。
比如:遇見帶小孩的父母會給些小零食,店里到了新品總會給老客嘗一嘗,收銀遇到零頭會主動給客戶抹零頭,過好秤的商品會額外抓點,讓你感覺更重、占便宜的感覺。這些微小動作,只有一個動機讓顧客爽,超預期感覺。
現在,吹噓私域速成班的課程都是鐮刀。
服務是長線,是“道”的思考,那些吹噓的裂變工具、模型理念只是輔助的工具而已,是“術”上的配合。
要忘記私域這回事,才能深入的做好私域。不能本末倒置,把術上的皮毛工具當作做好私域的制勝法寶,那就大錯特錯。
5、做好私域的道:發心,從內心為用戶著想
私域團隊的價值觀,一定是長期主義和福利主義的踐行者。上到策略制定和方案設計,下到配合執行協作的每一位伙伴。
運營動作,做出的行為,一定是從內心里替用戶著想。而不是短期想收割用戶,想從用戶這里成交自己的產品。
德魯克說,“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和釋放每一個人的善意”,私域的經營也一樣,從內心為用戶好的道出發,踐行到運營的每個細節上。
比如:每一次群發的時候你有想到你的用戶此刻在休息嗎?
要考慮每一次觸達是不是有利他的信息給到客戶,而不是單純的自己需要曝光。
每一次和客戶溝通過程中,是否有讓客戶感覺到你是活生生的人(朋友),而不是冷冰冰的物(品牌)。
永遠不做對傷害用戶的運營動作。試想一下,作為用戶,你被莫名的廣告和不痛不癢的信息轟炸時候,你內心是不爽,有被傷害到。
小到包裝設計,如:三只松鼠鼠小器開箱,主動創造方便給客戶,而不是客戶向你索取。
大到品牌理念灌輸,如:超越產品自身價值的奧妙,提倡臟就是好,釋放孩子天性。品牌背后所有運營活動,宣傳片,品牌廣告,理念都會圍繞該理念展開。
6、私域北的極星指標
私域北的極星指標:用戶LTV(柔性指標)>用戶量、轉化率、GMV等成交數據(數字指標)
LTV,全稱Life Time Value,指用戶生命周期的總價值。對于LTV,可以拆成兩部分來看,用戶生命周期+總價值。
首先,要保證用戶生命周期足夠長,其次是在生命周期里能帶來更多的價值。
生命周期可衡量,正如參哥的金句,”做生意要做到用戶去世為止“。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生命周期拉到爆表。
其次,總價值。什么是價值?
如果,一味的向用戶索取那不叫價值。
用戶買了你產品能自發的發朋友圈,推薦給朋友叫價值,是自傳播價值;
用戶買后,主動背后夸贊產品叫價值,是口碑溢出價值;
用戶能從C端迫切升為B端,想代理經營你的產品叫價值,是超級用戶養成價值。
LTV很多時候是沒法量化,與冷冰冰的KPI數字指標不同,是需要抱著利他的心態做出運營行為。
用戶量、轉化率、GMV等可分析,但是暖心行為,利他小細節卻不一定能數據量化。因此,私域全員都得明白一個道理,不要為了面兒上數據好看,而忘記為什么要出發的初衷。
7、私域和公域淺談:沒有忠誠度,正如微信用完即走理念
人和人最舒服的關系,就是安靜的作者也不覺得尷尬,無需刻意的迎合和打擾。
消費者和品牌關系也一樣,無需看起來熱火朝天的氛圍,只要有需求第一時間想到你這個品牌即可。
那些所謂私域社群,滿天轟炸的信息,你以為用戶都看了?
被動的接受,總比不上主動的選擇。
正如前幾天”十英尺包子鋪“創始人張桓提到的2類營銷觀點,中的第二類互聯網營銷底層動機。互聯網營銷需要用“名利情欲“去勾著對方,而不是無腦的秀肌肉灌輸給對方。
膚淺自夸、自嗨式信息灌輸,早就讓用戶產生免疫力;借力和調動用戶情緒的喚醒式營銷,早能扎根于用戶心智,深入打動用戶。
用戶是流動的,不會被某一個品牌和平臺綁定,除了微信。
就算替換成本無窮大,依然不會無可替代。正如海浪提到的觀點,“你個人的私域流量,終將是大家的公域流量”。
正如第3條的觀點,當我們忘記私域流量這個概念的時候,你才入了私域的門檻。
看看微信,早已不再關于用戶的打開率、停留時長、使用頻次等基礎數據指標。
因為他的魔法,早已經讓它像空氣和用戶的關系。用完即走,自發想起,品牌也一樣,你不需要用戶日日夜夜悼念你的好,用戶有需求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你,就夠了。
8、私域和增長的關系:供給和需求動態平衡是私域增長的根
增長,并不是單純的用戶量,交易額,轉化率等指標數字的提升。
私域,是存量的戰爭。市場上如果存在增長機會,先是存在供需不平衡。
調節供需,使其趨向于平衡,私域增長就會實現。大家都知道需求側怎么獲取用戶、激活用戶、留存用戶、裂變用戶。卻忽略供給側源頭上去服務用戶,給用戶創造價值。
《增長思維》李云龍老師提到,價值創造視角,從供給側和需求側拆解私域的核心理念。
需求側,是解決問題和創造體驗。比如私域環境下,老客戶能享受獨有的專屬福利,不同身份有不同的權益等;
供給側,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通過產品研發到上線,全流程拆解,找到每一個能優化的單點,從而讓供需平衡實現自增長。
美團外賣柜,就是存量市場下很好的案例。
供給側,從餐廳結單到接下一單整個閉環,最能優化的模塊是到達等取-顧客環節。
于是,美團外賣柜這個供給側產品就誕生。讓送餐小哥效率,用戶取餐體驗同時提升。在存量的外面用戶市場里也能自增長,搶占沒有外賣貴競品的份額。
最后的話:
"當你想做成一件事的時候,忘記他存在的時候,你就離做成不遠了"。
正如賺錢,一個成天把賺錢放嘴邊的人大概率賺不到錢;私域也一樣,一個成天把私域概念放嘴邊的人,大概率很難做好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