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通過研究廣西生物群發掘的古魚類化石,該所研究人員
發現一個盔甲魚家族新成員——九尾狐甲魚。它是一條長約10厘米的小型盔甲魚,全身覆蓋細小的菱形鱗片,生活在4.1億年前的早泥盆世。相關
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家科學評論》。
盔甲魚類是東亞地區特有的一種無頜魚類,目前僅發現于中國和越南北部,是一種土著色彩非常濃厚的魚類。“九尾狐甲魚的名字,取自《山
海經》中最具有傳奇色彩的上古神獸‘九尾狐’。之所以這樣命名,一方面是因為其尾鰭除了有典型的下歪尾以外,還具有9個手指狀的分叉,與傳
說中九尾狐的尾巴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論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研究員蓋志琨解釋。
中國的盔甲魚類已經有110年的發現史,然而,在過去的100多年里,盔甲魚類的尾鰭解剖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此次,廣西發現的九尾狐
甲魚,完整保存了尾鰭,正好彌補了盔甲魚類尾鰭保存不完整的缺憾,從而集齊了解決盔甲魚類身體解剖難題的所有拼圖。”蓋志琨說。
更重要的是,九尾狐甲魚的正模標本和副模標本分別保存了盔甲魚類尾鰭收縮和舒張的兩種不同狀態,從而能最大程度地揭示盔甲魚類尾鰭的形態
細節。
研究發現,新發現的九尾狐甲魚長約10厘米,身體和頭甲分別長約5厘米,全身覆蓋細小的菱形鱗片,這些鱗片傾斜排列。形態學研究表明,盔甲
魚類除了擁有典型的下歪尾,尾鰭還具有9個手指狀的分叉,是原始的叉形尾,上面覆蓋有整齊排列的鱗質鰭條。這表明,鰭條之下有強壯的輻狀肌附著。
同時,九尾狐甲魚尾鰭的9個手指狀分叉分別保存了舒張和收縮兩種不同的狀態,這意味著盔甲魚可能是靈活的游泳者,能夠很好地利用肌肉收縮
來控制尾鰭與水流的接觸面積,從而產生不同的推動力。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還對尾鰭的幾何形態進行了游泳速度分析。結果表明,盔甲魚類是一類游泳能力較強的快速游泳者,它的巡航游泳速度甚至
比一些更進步的有頜魚類還要快。(記者陸成寬)